题解 P3382 【【模板】三分法】
粒子群优化(Particle Swarm Optimization,PSO),又称微粒群算法
其重要的迭代用的公式是这条:
v_i=v_i×w+c×rand()×(pbest_i+gbest- 2×x_i)
其中:
原理
PSO算法是基于群体的,根据对环境的适应度将群体中的个体移动到好的区域。然而它不对个体使用演化算子,而是将每个个体看作是D维搜索空间中的一个没有体积的微粒(点),在搜索空间中以一定的速度飞行,这个速度根据它本身的飞行经验和同伴的飞行经验来动态调整。第i个微粒表示为Xi= (xi1, xi2, …, xiD),它经历过的最好位置(有最好的适应值)记为Pi= (pi1, pi2, …, piD),也称为pbest。在群体所有微粒经历过的最好位置的索引号用符号g表示,即Pg,也称为gbest。微粒i的速度用Vi= (vi1, vi2, …, viD)表示。
引用自百度百科
粒子群优化算法流程图:
所以
对于这道题目我们先初始化他个
然后通过公式迭代他个
那就可以得到答案了。
一些更详细的内容都写在了代码里了。
#include <cstdio>
#include <iostream>
#include <cmath>
#include <cstdlib>
using namespace std;
const int cnt=100;
int n;
double xs[15];//系数
double l,r;//x的范围
double f(double x) {//计算函数值
double y = 0;
for (int i=n+1; i>=1; i--) {
y+=xs[n-i+2]*pow(x,i-1);
}
return y;
}
double Rand() {
return (double)rand()/RAND_MAX;//返回一个[0,1]的随机实数
}
struct node {
double xv,x,y,besty,bestx;
} b[105];
//xv是速度向量,x是位置,y是当前位置的函数值,besty是该粒子历史最优值,bestx是该粒子历史最优值时的x的值
double by=-1e233,bx;
//by是全局当前最优值,bbx是取到全局最优值时的自变量x
void update(int a) {
//更新速度向量
//速度向量 惯性 全局最优 局部最优 当前位置
b[a].xv=b[a].xv*0.5+Rand()*2*(bx+b[a].bestx-b[a].x*2);//更新公式
//通过速度向量更新位置
b[a].x+=b[a].xv;
//位置出界处理 速度向量方向反转
if (b[a].x<l) b[a].x=l,b[a].xv=b[a].xv*-1;
if (b[a].x>r) b[a].x=r,b[a].xv=b[a].xv*-1;
b[a].y=f(b[a].x); //计算当前位置函数值
if (b[a].y>b[a].besty) { //更新局部最优解
b[a].bestx=b[a].x;
b[a].besty=b[a].y;
}
}
int main() {
scanf("%d%lf%lf",&n,&l,&r);
for (int i=1; i<=n+1; i++) {
scanf("%lf",&xs[i]);//读入系数
}
srand(xs[1]+xs[n]);
//生成粒子
for (int i=1; i<=cnt; i++) {
//xv是速度向量,x是位置,y是当前位置的函数值,besty是该粒子历史最优值,bestx是该粒子历史最优值时的x的值
b[i].x=b[i].bestx=l+Rand()*(r-l);//初始x的值 为 l~r 的一个实数
b[i].xv=0; //速度向量初始化为0
b[i].y=b[i].besty=f(b[i].x); //计算当前函数值
if (by<b[i].y) { //若当前函数值优于全局最优函数值则更新全局最优
bx=b[i].bestx;
by=b[i].besty;
}
}
//开始迭代
for (int k=1; k<=100; k++) {
for (int i=1; i<=cnt; i++) {
//对每个粒子速度和位置更新
update(i);
if (by<b[i].besty) {
//更新全局最优解
bx=b[i].bestx;
by=b[i].besty;
}
}
}
printf("%.5lf\n",bx);//全局最优的x的值即为答案
return 0;
}
点个赞再走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