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yyhy
2024-12-01 22:27:38
“这次真的到了要说再见的时候了呢。”(含泪)
“我们还会再见的,对吗?”(泪汪汪)
“嗯。”(点头)
(挥手)
(回头)
……
——AFOed
#
与OI一起度过的五年半,这么快就到尽头了,说实话有点不舍,但还是只能暂时地告别了,大学见。
这篇游记可能有亿点长,就当是退役回忆录吧。
初识OI是在初一。有幸考入了市里第一年创办的“重点”初中,初一刚开始时信息还是考试科目,虽然老师只是学过一点C++,但是她们仿佛为我打开了一个新世界的大门,在第一节信息课,我就对它一见钟情,从此开启漫长的OI生涯。
第一次布置作业是在周末,我记得有一道题是水仙花数,其他的不记得了,但影响最深刻的是当时还傻傻分不清C和C++,下了一个Visual C++,但是不知道要把文件改成C++语言的,调了一个周末,最后交了两个会CE的代码。但当时连for、while都不会,就凭兴趣硬是研究了一个周末研究出来,是真够热爱。下面是CE代码片段(当时还不知道这是C语言代码):
void main() {
return;
}
随后进入了疫情,漫长的寒假,说来惭愧,我居然忘了还有OI这个东西,一个假期回来,发现自己已经被同机房同学远远拉开。老师在回来后的第一节课上表扬了几位做了百多道题的同学,一看自己已通过的1道,作为班里第一个被老师允许课上自习的,当时真的是无颜面对。于是下定决心要弯道超车。
这个时候我发现了当时报洛谷课送的深基(说实话当时老师没什么经验还能发现洛谷,挺难得的),决定速通这本书。于是每天睡前都能看到我抱着这本书一直看,即使当时看这本书再困难,也是一直坚持着,跌跌撞撞摸索了几个月,看完了这本书,也刷完了所有相关的题单。有一个月甚至做了九十多道题,现在想想也是不可思议的。
这个时候机房第三大佬决定去学whk,队伍开始缩小。
暑假回来,又经过了一个月,参加了人生第一次CSP-J,但是因为学校老师毕竟还是没有很多经验,当时没意识到初赛不好过,于是当时机房最厉害的几位都没能过掉初赛,全校只有三位同学过了,最厉害的dalao甚至没能上60(确实可惜)。
这场比赛可以说是给了当时年轻气盛的我们当头一棒,很多同学(包括机房第一dalao)也退役了,这直接导致同级同学下到个位数。不过冲着当时对信息的热爱,我强撑着不能难过,坚持着要来年再战。
但是,事与愿违,从那之后我陷入了一段迷茫期。因为深基只够入门,而我也没有很好的指导,不知道从何入手来提高自己,每天盯着洛谷一道道题目,发现自己脱离了深基的舒适范围是那么无力,一道题也没有思路是真的很难受。好在这时,及时地和老师进行了沟通,她推荐了一套书,这仿佛是在我即将失去方向时给了我一束光的指引。从那之后,我开始了新的攻坚克难。第一道紫题也是这个时候过的。
那之后进入了最光辉的半年。
先是CSP-J1S1远超分数线,一雪前耻,接着J2险些AK(模拟打挂了只有65),S2又鬼使神差地T1本来nlogn的题n^2拿了95分,加上部分分一共140拿下一等。要知道,这几乎是全市首例,当时的影响极其巨大。出分之后班里还有女生来要签名,而且很多都是对我而言很重要的女生,当时发现原来能有这么大的成就感。(当然,现在看来好奇怪)随后的NOIP初中体验虽然出现了快输忘了putchar('\n');
的现象惨遭抱铃,但是当时看来,无伤大雅。
第二年的GDOI普及又是拿下了全省40名的好成绩,感觉自己的实力还是在蒸蒸日上。
升高中之前出现了一个大插曲。班里最厉害的dalao去了省实(当时我还不知道),但是我在原校初中的感觉良好,以为高中会顺应初中,支持我们学习竞赛,就没有选择出去闯荡,而是留在原校读高中。
但是一上高中,问题就来了。先是作息大变,变得压得我喘不过气,然后学校又因为没什么竞赛先例而过分强调whk,甚至我因为开学考第一,期中考第二十九而被级主任在“表彰大会”上讽刺,一度心情非常低落。好在其实班主任还是一定程度上鼓励竞赛的,最后没有中途AFO。不过到了CSP-S,状态还是很颓,感觉要寄。赛前看到了老人机的关键一短信,发现还是有人很支持我,一下就振奋了起来(此时已经是Day0),Day1早上狂练了一下找回了一点手感,下午虽然一题都没打出正解,但是三个部分分冲上200,还是保住了一等。
不过第一年正式的NOIP留下了巨大的遗憾。考场切了T1,T2打了两个20的部分分,加上T4的8分暴力以为148有了,结果T1多测没清空100→20,T2两个部分分全炸,最后28刚好从一等掉到没有三等。看着周围同学几乎都没失误该二等二等该三等三等,还有一个别的学校的同学压线一等,有点难受。但本着越挫越勇的精神,我决定再沉淀一年,来年再战。
期间顺手拿了一下GDKOI和GDOI的三等但是没什么用,而且whk压力还是大,上机时间没能专注地好好利用,一直进步缓慢。
这年暑假疫情防控终于放开了,迎来了人生首次正式的集训,是在中山纪中。虽然只有短短七天,但是学会了不少东西,重要的是结交到了很多dalao。当然,集训并不是一帆风顺,第一天打球就把左手小拇指戳骨折了,跑了两个钟医院,回来后肿得有两根指头那么粗,很痛,还不好洗衣服,但想着不能就这么放弃,然后就这么九个手指打代码撑过了六天。最后一场训练赛也是终于如愿打到了宿舍同组别的最高(因为最强的dalao去更高一组了)。
开学后状态不错,CSP-S也是打得不错,场切T1T2,不过遗憾的是2h没冲出来T3大模拟,最后只有200pts,不过很满意。毕竟高二了,希望这次NOIP能如愿。
但是NOIP又又又挂了。本来是一场很顺利的比赛,半小时切T1,一个半小时切T2,剩下时间慢慢骗了18分暴力,结果收卷前半小时,想起来T1有一段“冗余”代码,是之前剩的,感觉会让程序变慢(但是不会挂T,不知道当时怎么想的),就删了(!)。于是狂WA(谴责T1黑心大样例,没有字母全部相同的字符串),100→30,218→148,学校第一都没拿到,被100+50打败了。当时晚上坐车回来的时候看着洛谷和小图灵上面绿一块红一块真的很崩溃……
这下真的绝境了,只剩下最后一年了。
冲,还是不冲?
思考了一段时间,还是决定冲一下,希望别留遗憾吧。但是一直上机是不现实了,决定打完GDKOI就先退役,到时候再复出。
但是出了大差错:我成功地错过了GDKOI(无奈)。原因是这样的,人太少了所以学校不组队参加,老师发了一个报名通知在群上,没看到,再次看到群里信息已经是祝贺XXX获得GDKOI的XX奖了。于是,当场退役。
今年九月,CSP-S1前一周,在与老师沟通后,决定正式复出,再冲一次。第一周根本没打题,一直在看基础知识,希望至少不能挂在初赛。但是模拟题实在太少了,我只好把真题又做了一遍,最后初赛也是如愿没挂,考出了第三次全校初赛第二(不是)。
然后十月就开始发力了。因为在高三离机房很远,上机不便,所以只有周日下午自由活动之类的时间才来得及去机房。于是我开始探寻如何在教室学习。这时我想起了我们班的打印机,发现可以打印纸质资料学习算法,思考题目,有思路再动用教室电脑打代码,于是开始印资料,中午睡前看差不多半个小时。这段时间学会了之前剩下一些算法。
10·26到来了。
CSP-S2体验一般般,因为几乎没有打J组的同学,学校只安排了上午出发的大巴,坐到中山之后就只有两个小时吃饭休息了。好在睡了一觉后感觉精神还好,然后进考场。今年中山多开了一个考点,于是我们这些偏远地区的就去不了纪中本部了,这是第一年不在纪中本部考试,感觉好陌生。为了去纪中,必须过掉CSP-S2!
CSP-S2整体发挥没什么问题,签到题和大模拟都过了,可惜的是T3误以为正解是nlogn要数据结构而放弃,去打了n^2,后来才知道推一推可以有O(n)复杂度。不过有250,也知足了。
但其实这其中还有一个小插曲。刚从考场出来,我想起来我忘了检查freopen("xxx.out","w",stdout);
了,反复回忆都不能确定倒底写没写对,非常慌,心想别就这么挂掉了。提心吊胆一直到出分,好在没挂,要不然成大笑话了。
这之后就只剩NOIP了。因为是决战,所以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压力,开始疯狂印算法印题,学算法打题,几乎每天只要不是上课和自习,我都在看纸质材料或者打代码。就这样过了一个月,不知道怎么坚持下来的,非常夸张,高三的whk强度下一个月过了差不多60道题,蓝题翻了一倍。再后来数了一下纸质材料,居然有138页!可以说,为了这最后的决战,已尽人事,就听天命了。
赛前十天刚好是高考倒计时199天,前一年一等线又是199,就去合了个影,试图沾沾喜气,图就不放了。
下面是真正的游记。
Day0出发,因为没有卡点的票了所以出发得早,有充足的的时间复习+休息。晚上紧急加练了一点题,然后睡觉。希望第二天发挥好一点。
早上起床,吃饭。吓死了,自助餐厅全是人。前几年仿佛只有我们学校发现那个酒店,人巨少,今年早饭都是站着吃的。不过无所谓吃饱了就没事。
忐忑地进考场,希望前面的题别挂。解压,发现键盘怎么这么难用。然后建文件夹,开T1,感觉至少有黄,没有一眼秒。分析一下,然后坏了,鼠标不动了,我刚开始还以为是松了,然后发现键盘也用不了了。这下爽了,死机了,四年OI最后一次也是终于给我遇上了。叫监考员下来,他问了我有没有有用的代码,然后就重启了机子,其实这个时候挺希望机子废掉的(不是),这样就能换台好机子了可能。不过机子它好了。然后继续想,发现有点难推。刚开始以为是dp,写了然后证伪了,接着发现是贪心,写了一下,样例挂了,又发现是初始化搞错了,改了一下过了两个样例。但是很慌,样例才两个会不会放掉假算法?随后检验了一下大样例,看起来强度还行不是水,又检查了几次感觉没打错,才敢看后面的(挂了三年T1,今年不能再挂了)。这时一个钟都过去了,不过还好,应该不会挂零。
T2也是惊心动魄。刚开始看了看,感觉强度还是有的,想起了赛前复习过的组合,以为是,后来发现是差不多的,就一个快速幂加推式子。刚开始快速幂还打错了。然后推了推式子,感觉推出来了,就上手打,过了第一个样例,结果第二个样例错了一半,回头看看,发现式子假了(其实这个时候非常接近对的),然后再推,边推边打,改了好几次,不知不觉10:30了,这个时候精力开始有点跟不上,头晕晕的,心想完了,不会止步100吧。不行,强迫自己冷静下来,认真看了看,发现之前的式子改一点应该就对了,于是改了一下,又挂了,输了一下中间量,发现忘了乘一个东西,乘了就过了第二个样例,再一看大样例,又挂了,发现乘完没取模,改了,过了大样例,这时11:18。还好,后面两题慢慢磨。
但是作为一个高三牲,精力是真的跟不上了,后面已经想不动了,盯着T3T4不知不觉就十二点了,开始打T4。但是这个时候已经没精力去推结论了,单调栈打了一个n^2q,不管了8分就8分吧。后来出来了一交流,暴力都是n^2q,一想秒出结论,单调栈有nq,20分啊!亏炸了,不过是真的干不动了。然后半个钟想打一下T3暴力分,一直过不了小样例,快收卷还是没调出来,就摆烂了。感觉这两个小时的部分分打的真的是一坨,但是是真就这样了,能力不够了/ll。
出来问了一下,大家打得也不好,不过不知道其他人怎么样。
接着就是出分了。下午看到208,很高兴,第一年切掉T1,没挂分,但是好像大家都过了,那后面的部分分是真没竞争力了。看了一下云斗,232,寄了,看起来是完全没戏了。去仔细算了算,应该差二三十名,一等人数25%→20%和自己没推出T4结论少一个应该都不会掉下一等线。不过算了,一不一等已经不重要了,今年没挂分,算是给自己一个安慰吧,能安心退役了。
回顾这五年半的OI历程,感慨颇多。转眼五年半过去,当初初一时想着“NOI等我”的意气风发的少年已不再。最后虽然奋力一搏,但终究是逆水行舟不进则退,被后浪拍在了沙滩上。初三到高二三年T1全挂也是太过粗心,机会就是这样一次一次被丢得一干二净,虽然长了教训,但比赛没有第二次,也没有如果。希望大家不会像我一样。同时,后面几年题目变简单后有点过分追求正解,部分分越来越不会打,这也是值得反思的。但又转念想想,过往已是过往,未来还有数不尽的新的挑战等着我,不能再为此痛哭流涕。也是该在高考上奋力一搏了。希望高考能弥补OI上的遗憾。高考加油!
最后再表达一下对大家的感谢
首先还是非常感谢这个学校,让我遇上了这样两位非常好的老师(教练),如果不是她们,我可能中学六年都没机会接触到OI,也就没有这样一个爱好陪伴我走下去。学习OI之后,不仅我的思维有了显著提升,在回家心里疲惫的时候就像有了一个能舒缓情绪的好友。也非常感谢我的家人能理解我,一直支持我走下去,无论我是否真的取得了很好的成就。同时也感谢我的同学们,无论是在哪里的同学,感谢他们一直以来对我的期盼、鼓励、指导和支持,是他们帮助我,一路破掉一个又一个难关,助我一直向前。最后,还要感谢我的班主任,虽然他到底支不支持我我不知道(因为他的态度总是扑朔迷离,不过我想还是支持更多的吧),但是最后的这两个月,每次周末请假打模拟赛他都是爽快地答应,最后也是破天荒地允许我在NOIP前的周三下午就回家,仅凭这一点,无论结果如何,我都不胜感谢。其实要感谢的还有很多,这里就不一一列举了。
最后的最后,最最最感谢的,还是OI这五年半的陪伴,是你给予我不断探索的力量与勇气,无论悲欢都陪伴着我。可以说初中选择OI,我无怨无悔,再选一次,我依然会走上OI这条路。你真的好好。但是对不起你了,现在我要备战高考了,虽然暂别,但心中依旧想念。
我有理由说出,选择OI,我无悔。
话也说完了,这下真的要再见了。
愿OI界的发展越来越好,OIer们都能成各自所愿,我们学校的OI团队能越来越强,洛谷能变得越来越好。
各位,祝好。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