坐标北京。
以下用 Day 0 表示 11 月 30 日(NOIP 考试日)。
成绩:
- 自己估分 & 实际得分 & 小图灵得分:100+100+16+32=248。
估分最准的一集。
Day -11
晚上 CSP 出最终成绩,一等分数线 175,得分 308。看了榜单,被一堆同年级甚至低年级的同学超过。
Day -4
在学校信息课学树剖,发现蓝勾出来了。
下载了准考证,在实验中学考试,为什么这么远啊。
Day 0 考试日
早上 6:40 起,7:20 就出门了。7:55 左右到考场。8:00 公布账号密码,登上去发现恐怖的一幕——电脑时间快了 9 个小时。写了写快读快写板子,没有像 CSP-S 那样写错(
公布压缩包密码后看了看样例,盲猜 \texttt{edit} 和 \texttt{assign} 分别是前两题(事实证明也猜对了)。8:30 开考,先看第一题,把题直接看成“交换任意两个字符”然后觉得是简单题,敲完了才发现题看错了,是相邻而不是任意字符(相邻还被加粗、下加点了)。此时开考 20 分钟,就慌了,不知道怎么做。想了半天想出了贪心,简单用调整法证了一下。思路还可以,开始敲代码。细节好多,连续敲错了好几次,错的时候内心都在崩溃(把时间算错了,以为过去了两个小时)。好在样例强度还可以,最后在开考 1.5 小时也就是 10:00 时过了,赶紧交上去,代码长度 3.567\text{ KiB},最后发现是我的四道题代码中最长的。
赶紧看第二题,手模一下发现特别简单。用了 20 分钟秒掉,大样例也都过了。此时感觉一等奖差不多了,心态就平静下来,争取后面题高分。这时去上了个厕所,排队还很长。
回来看三四题,觉得第三题暴力分数少又难写,先做第四题。首先肯定区间长度越小越好,得到朴素 O(qn^2\log n) 解法,8 分到手。继续优化,发现 n,q 较少时可以预处理所有 \text{LCA}^* 的值,得到 O(n^2\log n+qn) 做法,20 分到手,此时 10:37。开始写,10:50 写完。
继续看特殊性质 \textbf A,发现可以转化成静态区间求第 k 小,结果不会。仔细想了一会后放弃,转而思考第三题。n=5 的暴力是简单的,但是代码太难写,先放一放。特殊性质 \textbf A 太善良了,输出 1 得到 4 分。特殊性质 \textbf B 也不难,推一下得到关于阶乘的式子,总计 16 分。11:45(奇怪的时间)时写完。
再去上了个厕所,发现第四题特殊限制 \textbf B 是简单的,利用稀疏表预处理 i\sim (i+2^k-1) 的 LCA 即可,复杂度 O(n\log^2 n+q\log n),总计 32 分。3:45 写完。然而没有这部分数据的样例,于是决定对拍,但是因为不熟悉对拍浪费了近 40 分钟,最后对拍没错,但是如果不对拍去写第三题 n=5 岂不会更好。痛失 12 分。
考完遇到了小崔和小灰灰。分别估分 100\sim 200 和 228\sim 260。拜谢。暂时不知道我们年级另外五个人的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