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门科技 —— DFS 序求 LCA

Alex_Wei

2022-04-08 10:32:01

题解

DFS 序求 LCA 无论是在时间常数,空间常数还是好写程度均吊打欧拉序。

定义

DFS 序表示对一棵树进行深度优先搜索得到的 结点序列,而 时间戳 dfn 表示每个结点在 DFS 序中的位置。需要区分这两个概念。

算法介绍

考虑树上的两个结点 u, v 及其最近公共祖先 d,使用欧拉序而不是 DFS 序求 LCA 的原因是在欧拉序中,du, v 之间出现过,但在 DFS 序中,d 没有在 u, v 之间出现过。

DFS 序的性质:祖先先于后代遍历,即若 uv 的祖先,则 dfn_u < dfn_v

不妨设 dfn_u < dfn_v,那么 v 不是 u 的祖先。

综上,若 u\neq v,则它们的 LCA 等于 DFS 序上位置在 [dfn_u + 1, dfn_v] 的深度最小的任意结点的父亲。若 u = v,则它们的 LCA 就等于 u,这是唯一需要特判的情况。

一种避免记录每个结点的父亲和深度的方法是直接在 ST 表的最底层记录父亲,比较时取时间戳较小的结点。如果你完全理解了 DFS 序求 LCA,自然能够理解这个技巧的正确性。

预处理 ST 表的复杂度仍为 \mathcal{O}(n\log n),但常数减少一半。以下是模板题 P3379 的代码。

#include <bits/stdc++.h>
using namespace std;
constexpr int N = 5e5 + 5;
int n, m, R, dn, dfn[N], mi[19][N];
vector<int> e[N];
int get(int x, int y) {return dfn[x] < dfn[y] ? x : y;}
void dfs(int id, int f) {
  mi[0][dfn[id] = ++dn] = f;
  for(int it : e[id]) if(it != f) dfs(it, id); 
}
int lca(int u, int v) {
  if(u == v) return u;
  if((u = dfn[u]) > (v = dfn[v])) swap(u, v);
  int d = __lg(v - u++);
  return get(mi[d][u], mi[d][v - (1 << d) + 1]);
}
int main() {
  scanf("%d %d %d", &n, &m, &R);
  for(int i = 2, u, v; i <= n; i++) {
    scanf("%d %d", &u, &v);
    e[u].push_back(v), e[v].push_back(u);
  }
  dfs(R, 0);
  for(int i = 1; i <= __lg(n); i++)
    for(int j = 1; j + (1 << i) - 1 <= n; j++)
      mi[i][j] = get(mi[i - 1][j], mi[i - 1][j + (1 << i - 1)]);
  for(int i = 1, u, v; i <= m; i++) scanf("%d %d", &u, &v), printf("%d\n", lca(u, v));
  return 0;
}

和各种 LCA 算法的对比

对比 DFS 序和欧拉序,不仅预处理的时间常数减半(欧拉序 LCA 的瓶颈恰在于预处理,DFS 是线性),空间常数也减半(核心优势),而且更好写(对于很多题目不需要再同时求欧拉序和 DFS 序),也无需担心忘记开两倍空间。

对比 DFS 序和倍增,前者单次查询复杂度更优。

对于 DFS 序和四毛子,前者更好写。

对于 DFS 序和树剖,前者更好写,且单次查询复杂度更优。不过树剖常数较小,如果求 LCA 不是瓶颈且其它部分需要使用树剖,则树剖 LCA 也是不错的选择。

将 DFS 序求 LCA 发扬光大,让欧拉序求 LCA 成为时代的眼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