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解 P3830 【[SHOI2012]随机树】

· · 题解

这篇题解可能算是比较全面的了吧qwq

第一问比较简单,设 f[i] 表示有 i 个叶子的树的叶节点平均深度,那么总深度就是 f[i]\times i,要从 f[i-1] 转移到 f[i] 的话,就是随机选一个叶子节点,减去它的深度,然后加上 2\times (它的深度+1),而它的期望深度就是 f[i-1],所以有 f[i]=\frac {f[i-1]\times (i-1)-f[i-1]+2\times (f[i-1]+1)} i=f[i-1]+\frac 2 i

第二问的话设 g[i][j] 表示有 i 个叶子的且深度大于等于 j 的树的出现概率。二叉树的比较经典的转移就是枚举根节点的左右子树大小了,这题就是枚举左右子树中叶子节点数量,于是有:

g[i][j]=\sum_{k=1}^{i-1} \frac {g[k][j-1]+g[i-k][j-1]-g[k][j-1]*g[i-k][j-1]} {i-1} 而下面的除以 $i-1$,即乘以 $\frac 1 {i-1}$,表示一棵有 $i$ 个叶子的树,左子树有 $k$ 个叶子的概率,证明也不难: 我们先不考虑求这个概率,先求 **一棵有 $i$ 个叶子的树,左子树有 $k$ 个叶子的情况数**, 由于树中有 $i$ 个叶子,所以这棵树已经被展开过 $i-1$ 次,去掉一开始的展开根节点,对左右子树一共展开了 $i-2$ 次,而其中有 $k-1$ 次展开的是左子树,有 $i-k-1$ 次展开的是右子树,那么显然有 $C_{i-2}^{k-1}$ 种不同的情况,即 $\frac {(i-2)!} {(k-1)!(i-k-1)!}$。 再考虑对一个节点展开 $p$ 次有多少种情况: 1、第一次展开只有 $1$ 个点能选择,一共有 $1$ 种不同的情况 2、第二次展开有 $2$ 个点能选择,一共有 $2$ 种不同的情况 3、第三次展开有 $3$ 个点能选择,一共有 $3$ 种不同的情况 …… 所以一共有 $p!$ 种情况。 所以,被展开了 $k-1$ 次的左子树一共有 $(k-1)!$ 种不同的情况,右子树有 $(i-k-1)!$ 种,和 $\frac {(i-2)!} {(k-1)!(i-k-1)!}$ 乘起来,就得到了 **一棵有 $i$ 个叶子的数,左子树有 $k$ 个叶子的情况数**,而这个值,是 $(i-2)!$,与 $k$ 无关。 所以,无论 $k$ 是多少,情况数都是固定的,而一棵有 $i$ 个叶子的树的总情况数有 $(i-1)!$ 种,所以对于每个 $k$,出现的概率就是 $\frac {(i-2)!} {(i-1)!}=\frac 1 {i-1}$。 于是,求出 $g$ 数组后,最后的答案就是 $\sum_{j=1}^{n-1} f[n][j]$。 你可能会问,期望不应该等于概率乘权值吗?你这是概率的总和啊。 注意看上面的定义:**深度至少为 $j$**,这意味着,一棵 $n$ 个叶子深度为 $j$ 的树,在 $f[n][1],f[n][1],f[n][2],...,f[n][j]$ 中都被统计过,所以他的出现概率被统计了 $j$ 次,就相当于概率乘以深度 $j$ 了。 于是代码如下: ```cpp #include <cstdio> #define maxn 110 int type,n; double f[maxn]; void work1() { for(int i=2;i<=n;i++) f[i]=f[i-1]+2.0/i; printf("%.6lf",f[n]); } double g[maxn][maxn],ans=0; void work2() { for(int i=1;i<=n;i++) g[i][0]=1; for(int i=2;i<=n;i++) for(int j=1;j<i;j++) for(int k=1;k<i;k++) g[i][j]+=(g[k][j-1]+g[i-k][j-1]-g[k][j-1]*g[i-k][j-1])/(i-1); for(int i=1;i<n;i++) ans+=g[n][i]; printf("%.6lf",ans); } int main() { scanf("%d %d",&type,&n); if(type==1)work1(); else work2(); } ``` 后来想了想,为什么 $g$ 数组的定义是深度至少为 $j$,而不能恰好为 $j$ 呢? 事实上,是可以的,但是复杂度就会从 $n^3$ 变成 $n^4$。 在转移的时候,先看左子树,假如左子树深度为 $j-1$,那么右子树的深度只能是 $1$ ~ $j-2$,假如右子树深度为 $j-1$,左子树深度就只能是 $1$ ~ $j-2$,或者两棵子树深度都是 $j-1$。 而 $1$ ~ $j-2$ 这部分就需要再来一个循环进行累加了(不过多处理一个前缀和数组事实上还是可以把复杂度变回 $n^3$ 了)。 最后统计答案的时候,就变成了 $\sum_{j=1}^{n-1}f[n][j]\times j$ 了。 代码如下: ```cpp #include <cstdio> #define maxn 110 int type,n; double f[maxn]; void work1() { for(int i=2;i<=n;i++) f[i]=f[i-1]+2.0/i; printf("%.6lf",f[n]); } double g[maxn][maxn],ans=0; void work2() { g[1][0]=1; for(int i=2;i<=n;i++) for(int j=1;j<i;j++) for(int k=1;k<i;k++) { double tot1=0,tot2=0; for(int l=0;l<=j-1;l++)tot1+=g[i-k][l]; for(int l=0;l<j-1;l++)tot2+=g[k][l]; g[i][j]+=(g[k][j-1]*tot1+g[i-k][j-1]*tot2)/(i-1); } for(int i=1;i<n;i++) ans+=g[n][i]*i; printf("%.6lf",ans); } int main() { scanf("%d %d",&type,&n); if(type==1)work1(); else work2(); } ```